【算法 & 高级数据结构】树状数组: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(一)

慈云数据 8个月前 (03-12) 技术支持 100 0

🚀个人主页:为梦而生~ 关注我一起学习吧!

💡专栏:算法题、 基础算法~赶紧来学算法吧

💡往期推荐:

【算法基础 & 数学】快速幂求逆元(逆元、扩展欧几里得定理、小费马定理)

【算法基础】深搜


文章目录

  • 1 引言
    • 1.1 树状数组的概念
    • 1.2 树状数组的应用场景
    • 2 基础知识
      • 2.1 二进制索引的概念和性质
      • 2.2 前缀和的概念和计算
      • 3 树状数组的定义和数学推导
        • 3.1 通俗易懂的解释什么是树状数组※
        • 3.2 树状数组的数学推导※

          1 引言

          1.1 树状数组的概念

          树状数组(Binary Indexed Tree,BIT)是一种数据结构,用于高效地处理数组的动态查询和更新操作。它可以在O(log n)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单点更新和前缀和查询操作。树状数组常用于解决数组频繁更新和查询前缀和的问题,比如求解逆序对、区间和等。

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1.2 树状数组的应用场景

          1. 动态查询问题:树状数组非常适用于需要动态查询某个区间内元素和的场景。
          2. 频繁更新问题:树状数组也适用于频繁更新数组元素的情况。
          3. 逆序对问题:逆序对问题是一个常见问题,即找出数组中所有满足ia[j]的(i, j)对。树状数组可以在O(nlogn)的时间复杂度内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        2 基础知识

          2.1 二进制索引的概念和性质

          二进制索引,也称为树状数组或有限差分数组,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,用于高效地处理数组中的前缀和查询。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二进制表示中的每一位来快速计算前缀和,从而实现高效的查询和更新操作。

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概念:

          二进制索引的主要概念是基于数组元素的二进制表示来构建索引。具体来说,对于数组中的每个元素,我们可以将其下标转换为二进制形式,并根据二进制位来构建索引。通过维护这些索引,我们可以快速计算数组的前缀和,从而实现高效的查询和更新操作。

          性质:

          • 前缀和查询的高效性:二进制索引可以在O(log n)的时间复杂度内计算数组的前缀和。这是因为它利用了二进制表示的特性,通过跳跃式地计算不同位上的前缀和,实现了快速查询。
          • 单点更新的高效性:与前缀和查询一样,二进制索引也可以在O(log n)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单点更新操作。当数组中的某个元素发生变化时,只需要更新对应的索引,即可快速反映到前缀和上。
          • 空间效率:二进制索引的空间复杂度与原始数组相同,即O(n)。它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维护索引结构,因此具有较高的空间效率。

            2.2 前缀和的概念和计算

            前缀和(Prefix Sum)是一个数组的概念,指的是数组中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到某个位置元素(包括该位置元素)的总和。前缀和通常用于快速计算某个区间的和,避免了对每个元素进行逐一相加的操作,从而提高计算效率。

            计算前缀和的方法很简单,通常是通过迭代数组中的每个元素,并将当前元素与前一个元素的前缀和相加,得到当前元素的前缀和。第一个元素的前缀和就是它本身。

            例如,给定一个数组 arr = [1, 2, 3, 4, 5],它的前缀和数组 prefix_sum 可以这样计算:

            prefix_sum[0] = arr[0] = 1  
            prefix_sum[1] = arr[0] + arr[1] = 1 + 2 = 3  
            prefix_sum[2] = arr[0] + arr[1] + arr[2] = 1 + 2 + 3 = 6  
            prefix_sum[3] = arr[0] + arr[1] + arr[2] + arr[3] = 1 + 2 + 3 + 4 = 10  
            prefix_sum[4] = arr[0] + arr[1] + arr[2] + arr[3] + arr[4] = 1 + 2 + 3 + 4 + 5 = 15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所以,前缀和数组 prefix_sum 为 [1, 3, 6, 10, 15]。


            3 树状数组的定义和数学推导

            3.1 通俗易懂的解释什么是树状数组※

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对于一个数组,我们通常需要这样的操作:

            1. 修改某个元素的值
            2. 求一段区间的和

            如果用朴素的做法,我们通常需要开一个数组,保存下来所有元素,每查询一次,遍历一次数组

            但这会使得求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达到 O ( n ) O(n) O(n),但如果数据量和查询次数达到上百万,这样的效率太低了

            • 但有人可能会想到,把数组中的元素两两求和,保存到另一个数组中:

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这样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会节省一半的时间,修改数据的时候也就是多改一个数字而已,但是对于很大的数据量,还是很慢。

              • 那我们可以再将这一层元素两两求和,往上叠加一层,直到只剩一个元素为止:

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这样即使要求和的数字很多,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额外的数组计算出需要的答案(用空间换时间的思想)

                例如:要计算前14个数字的和

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只需要计算这样4个数字就行

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即使要计算前一百万个数字的和,我们也只需要进行10~20次加法

                这样将查询的时间复杂度降到了 O ( log ⁡ n ) O(\log n) O(logn),效率提升了很多

                观察这个数组我们可以发现,数组中的某些数字是不会用到的,大家可以手动模拟一下,所有层的第偶数个数字在计算时都不会被用到,都有更好的方案来替代

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去除掉不会被用到的数字之后,剩下的数字正好是 n n n个,这与数组的长度是一样的

                所以,我们可以用一个与原数组长度相同的数组来装下这些数,这个数组就是一颗树状数组,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下面的每一个区间,这些区间表示的都是每个对应的区间和

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求和时,我们只需要找到对应的区间,将这些区间相加即可找到答案

                修改某个数据时,我们也只需要向上找到包含它的所有区间修改即可

                所有查询以及修改元素的操作,都可以在 O ( log ⁡ n ) O(\log n) O(logn)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

                3.2 树状数组的数学推导※

                对于一个数 x x x,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二进制的形式:

                2 i k + 2 i k − 1 + 2 i k − 2 + . . . + 2 i 1 2^{i_{k}}+2^{i_{k-1}} + 2^{i_{k-2}} + ... + 2^{i_{1}} 2ik​+2ik−1​+2ik−2​+...+2i1​,其中, 2 i k 2^{i_k} 2ik​表示 x x x的最高二进制位, 2 i 1 2^{i_{1}} 2i1​表示最低二进制位, i k ≥ i k − 1 ≥ . . . ≥ i 1 ( k ≤ log ⁡ x ) i_{k} \geq i_{k-1} \geq ... \geq i_{1} (k \leq \log x) ik​≥ik−1​≥...≥i1​(k≤logx)

                假设我们要求 1 − x 1-x 1−x的和,我们可以把区间分成 k k k个区间

                ( x − 2 i 1 , x ] (x-2^{i_1},x] (x−2i1​,x]

                ( x − 2 i 1 − 2 i 2 , x − 2 i 1 ] (x-2^{i_1}-2^{i_2},x-2^{i_1}] (x−2i1​−2i2​,x−2i1​]

                . . . ... ...

                ( 0 , x − 2 i 1 − 2 i 2 − . . . − 2 i k − 1 ] (0,x-2^{i_1}-2^{i_2}-...-2^{i_{k-1}}] (0,x−2i1​−2i2​−...−2ik−1​]

                这样我们把 x x x分成了 log ⁡ x \log x logx个区间,如果我们把所有区间的和都预处理出来,最多只需要加 log ⁡ x \log x logx次就可以将区间和算出来

                如何预处理这些数呢?

                我们看一下这些区间有什么性质:

                • 首先,每个区间都包含 2 i 2^i 2i个数
                • 每个区间 ( L , R ] (L,R] (L,R]的长度一定是 R R R的二进制表示的最后一位 1 1 1所对应的次幂

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利用lowbit函数,我们可以把贝格区间简化为 ( R − l o w b i t ( R ) + 1 , R ] (R-lowbit(R)+1,R] (R−lowbit(R)+1,R](该函数的定义如下)

                  def lowbit(x):
                  	return x & -x
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于是,我们如果想用数组来记录区间和,可以用c[R]来表示区间和:c[x] = a[x - lowbit(x) + 1, x]

                  下面来看一下c[x]之间的关系:

  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  经过这样的数学推导之后,我们得到了与上面介绍中一致的形式

                  下面来介绍一下如何计算的数学推导

                  • 给出x,如何找到x的所有子节点

                    假设 x > 0 x > 0 x>0,则必然存在最后一位 1 1 1,假设这一位 1 1 1后面有 k k k个 0 0 0,我们让 x − 1 x-1 x−1,则后面有连续的 k k k个 1 1 1,这每个 1 1 1都对应一个儿子,我们找每个儿子只需要每次减去最后一位 1 1 1,一直减 k k k次,直到变成 0 0 0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进制表示解释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c[x] ~ (x - lowbit(x) + 1, x]
                    x - 1 ~ ...1000(k个0)
                    儿子区间1 : (...0111, ...0110]
                    儿子区间2 : (...0110, ...0100]
                    儿子区间3 : (...0100, ...0000]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何通过子节点找父节点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与找儿子结点是相反的,是一个迭代的过程,通常用于修改结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设给定一个x,修改完a[x]之后要修改哪些区间和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设 p p p是一个父节点,它的二进制表示要满足要找子节点之前的形式(最后一位1后面跟着若干个0),那么它的子节点一定满足那个1变成0,后面跟若干个1,后面是若干个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只需要把上面的过程逆过来就可以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次加上一个lowbit(x),就找到直接父节点,然后一直往上加,直到加到那个父节点的位置是1,一共加 log ⁡ x \log x logx次,就可以找到所有父节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一个要修改的a[x],修改操作的代码是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for(int i = x; i 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点击启动AI问答
Draggable Icon